“倒閉門”考驗培訓市場
寒流,終于在2009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橫掃培訓市場:繼10月底“百年老店”靈格風和瑞來兩家知名英語培訓機構突然倒閉之后,上周,從事“一對一”課外輔導的文路教育再陷“倒閉門”,一夜之間人去樓空,百萬學費下落不明,而為此“買單”的正是那些無辜的學員和家長。據(jù)業(yè)內(nèi)人士透露,受多種因素的影響,今年教育培訓市場競爭加劇,僅海淀區(qū)年內(nèi)被淘汰的培訓機構就有數(shù)百家之多。而隨著“后金融危機”時代的到來,今后一兩年,教育培訓市場還將快速洗牌,不僅是“草根”,一批像靈格風、瑞來這樣的老店、名店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。因此,學生和家長在擇校時一定要前思后想,繃緊風險意識這根弦。
多種原因致品牌機構出局
2009年,為何品牌培訓機構頻頻陷入“倒閉門”?
陳向東分析認為,毫無疑問,金融危機對白領人群的沖擊最大。因此,像靈格風、瑞來等以白領為主要目標人群的高端培訓也受到了連帶影響。但是,金融危機只是培訓機構頻現(xiàn)“倒閉門”的一個導火索,深層次的原因遠不止于此。其一,伴隨著市場的快速發(fā)展,培訓機構急劇擴容,僅在高端英語培訓市場,就有數(shù)個強勢品牌搶“地盤”,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。其二,從經(jīng)營模式來看,一些培訓機構選擇了能夠快速發(fā)展的連鎖加盟,但是由于人才儲備不足,遴選、監(jiān)控不利,在師資、服務等方面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而一旦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,很容易產(chǎn)生學員危機、媒體危機,以至形成培訓機構自身的生存危機。其三,從管理思路來看,高端培訓項目在布點時通常會選擇那些交通便利的高檔寫字樓,造成投入成本過高,經(jīng)營難以為繼。另外,相當一部分培訓機構,包括品牌機構都是“家族化”管理,缺乏有競爭力的薪酬、待遇,在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等方面工作不到位,這些都是制約教育培訓機構發(fā)展,甚至最終導致其出局的重要因素。
李峰學表示,目前教育培訓行業(yè)存在大量的“泡沫”,因此“洗牌”是必然的,也是必須的。那些“外表光鮮”的培訓機構,只把目光放在短期收益上,單純靠廣告、靠眼球效應吸引生源,而忽略了教育最重要、最本質(zhì)的東西,必然遭到淘汰。精華一直定位為“慢熱”品牌,把事業(yè)的重心放在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成績上。面對融資、加盟、合作事宜,精華抵制住了“快跑”和“圈地”的誘惑,堅持“穩(wěn)”中求變、求勝。最終事實證明,只有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成績,才能形成口碑、塑造品牌,才是生存、發(fā)展的根本。而“財富效應”、“熱錢現(xiàn)象”帶來的“海市蜃樓”終將不會長久